近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通告,通報了近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中發現的11批次不合格食品。此次抽檢共涉及650批次樣品,不合格樣品主要涉及食品添加劑超范圍超限量使用、有機污染物問題、質量指標不達標等方面。
具體而言,不合格食品中包括湖南省老贏佳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純正紅糖二氧化硫殘留量超標,西藏自治區拉薩天信緣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手搟鮮土豆粉鋁殘留量超標,云南省兩家小吃店加工銷售的白饅頭和油條甜蜜素、鋁殘留量超標。此外,廣東省深圳市華潤萬家有限公司委托生產的潤之家烤制魷魚絲中N-二甲基亞硝胺檢驗值不符合標準。
同時,寧夏一家母嬰生活館銷售的金銀花柚子汁山梨酸及其鉀鹽檢驗值雖符合標準,但不符合產品標簽標示要求;湖北、遼寧等地銷售的臘鴨、菠菜面等食品過氧化值、鐵、鈣含量不符合標準;安徽一家公司銷售的鹿骨髓鈣片維生素B1、B2、C含量不符合標準且不符合標簽標示要求。另外,重慶一家母嬰用品店銷售的恬橙γ-氨基丁酸復合益生菌凍干粉鈉含量雖符合標準,但不符合標簽標示要求。
針對這些不合格食品,相關省級市場監管部門已迅速開展核查處置工作,要求下架、召回等措施,防止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場。市場監管部門將繼續加強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對不合格食品生產經營者依法查處,確保食品安全。
此次通告提醒消費者在購買食品時要查看產品信息,選擇正規渠道購買,避免購買不合格食品。同時,呼吁食品生產經營者遵守法律法規,確保產品質量安全,共同維護市場秩序。
(注:本文基于市場監管總局通告和相關資料編寫,具體數據和情況以通告為準。)
更多內容:
市場監管總局與國家衛生健康委建立“技術聯動、專家聯審”機制,推動特殊食品行業發展
市場監管總局公開征求意見:進一步加強嬰幼兒配方乳粉原輔料管理